首页 频道 > 财经 > 正文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划定:江苏浙江共8市纳入 深度联合 共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国家从顶层设计为长三角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描绘出一幅恢弘的发展蓝图。今后,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龙头,可以同时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深度联合、共同发展。

1月10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方案》,上海将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围绕“1+8”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三大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围绕发展目标,上海将聚焦提升服务辐射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并聚焦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上海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区域提供发展示范。

上海大都市圈“1+8”范围划定

随着《方案》出炉,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也已经划定,包括了江浙沪的“1+8”个城市。

据了解,“1+8”的区域范围,陆域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7070万人。从省级区域划分来看,分别包括了上海市;江苏省的4个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4个市(嘉兴、宁波、舟山、湖州市)。

上海大都市圈,是参照纽约大都市地区(通勤时空距离60公里左右)、巴黎大区(60—80公里)、东京都市圈(100—150公里)、伦敦都市圈(120公里)、区域范围3—5万平方公里的国际经验,组织形成的上海大都市圈。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以往信息发现,来自“1+8”区域范围内多个地区的公开消息已经显示,在2019年11月、12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组已经前往调研,调研重点为各地发展现状、特色以及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设想与诉求,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2019年11月22日,平湖市副市长张永刚在调研座谈会上表示,随着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相继落地,平湖发展的诉求与日俱增,急需依托区位优势,推进融沪发展,希望上海能在沿边空间的战略布局中更加突出沪浙协同作用,在产业、交通、生态、文化、旅游等各方面强化联动效应,进一步推动与沪接壤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帮助平湖持续增加发展后劲,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更有作为。

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徐海飞则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核心诉求:聚焦轨道交通,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平台建设,促进产业经济协同;协同田园六镇,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衔接生态基底,打造湾区生态绿心。

聚焦重点领域协同推进

为提升上海服务辐射能级,共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案》指出,持续深化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持续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等四大品牌,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和城郊融合型乡村振兴。

《方案》提出要共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同时,要持续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围绕长三角共同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1月11日,浙江省政协委员、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就是要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共同体。因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当中,创新驱动是核心的关键。

“那么如何来打造创新共同体呢?最关键的是要着力完善区域创新的治理体系,要破除制约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袁继新认为。

他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推进共同合作:要打破区域壁垒,推进技术共研,探索建立跨区域的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组建跨区域的研发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要推进资源共享,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激励机制;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开放共享互通,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将长三角打造成生态加科创的高地。

除此之外,《方案》还提出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共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区域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辐射能力、强化国际航运枢纽港功能;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聚焦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发展“互联网+”“智能+”等新业态;提升能源服务保障水平。探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提高能源综合效率和服务水平。

环保、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在环保方面,《方案》提出多项目标,首先要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到2025年,上海市生态用地占陆域面积5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湿地总面积保持在46.5万公顷。

其次强化水源地保护和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加大跨界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到2025年,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提升到35%,淀山湖水质达到Ⅳ类(除总氮达到Ⅴ类外)。最后还要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筹固废处置设施布局和危废协同监、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33微克/立方米。

为强化政策协同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普惠便利,《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促进长三角全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提升异地公共服务便捷度,争取实现全部统筹区和主要医疗机构两个全覆盖,完善异地就医协同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同时,还要共同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区域养老服务合作、促进体育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能级、打造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合作提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案》提出,上海将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强服务基地建设,支持优质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依法合规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长三角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完善专项建设债券、绿色债券、自贸区债券、创新创业债券发行机制,推动区域专项债发行常态化制度化。

安徽省政协委员、中环控股集团董事长余竹云表示,依托资本市场建设,企业企业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应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创新。

《方案》还提出,上海将与浙江省共同建设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合作建设国际油品交割基地。推动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培育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平台,探索水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等初始分配和跨省交易制度,逐步拓展权属交易领域与区域范围。

此外,安徽也是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

安徽省政协委员汪建中认为,要加快安徽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打造新型功能区,破解调动“两头热”的难题,调动主导市县和合作方的积极性。

聚焦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方案》还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商务区三大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

为高水平建设示范区,《方案》从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等方面做出系列规划。如要求上海与江苏省、浙江省共同制定实施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共同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高标准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方面,《方案》要求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扩大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自由。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所以新片区的战略任务也比以往更加丰富。

“由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效应,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已经成为全国基建热土,可以预期在临港新片区,又将引起基建大军的迁徙。”对此,南通建工集团一位监理总监王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方案》还要求高品质建设上海虹桥商务区,全力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制定“虹桥标准”,大力发展高端会展业和配套专业服务业,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活动,打造长三角高端商务活动集聚区,提升上海虹桥商务区对示范区的服务功能。

目前,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综合交通枢纽,是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的高端商务中心。未来,上海虹桥商务区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标签: 上海 大都市圈

精彩推送